《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》文明的基因
《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》系列(全13册)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,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,以广泛的社会结构、社会思潮、文学艺术、百姓生活为切入点,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、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。
《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》系列(全13册)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,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,以广泛的社会结构、社会思潮、文学艺术、百姓生活为切入点,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、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。
杀婴、投毒、天灾、瘟疫……这是中世纪作者笔下犹太人身上被烙印的罪名。他们是当时人们所集体憎恶的对象,是社会所敌视和驱逐的替罪羊。
历史的吊诡往往让人哭笑不得。在一个时代巨变,政局动荡,外族入侵,战火频仍,物质生活极其匮乏,连生命安全都不能保证的环境里,从小学至中学,至大学,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何兆武所感受到的,非但不是恐慌、忧虑、不安,恰恰相反,是幸福。而在今天的学校里,在一个安定、富足、物质条件极大提高的环境中,莘莘学子们恐怕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感觉。当代学校教育的失败,早已不是新鲜话题。学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,政治和教育之间,教育和社会之间,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
你嚮往穿越回古代當古人嗎?如果你真能穿越,那麼回到哪個朝代最幸福?
这是为学生、研究人员和大众读者提供的关于阿耳伯特•爱因斯坦的生活和工作的唯一最完整的指南。该书由三位最杰出的爱因斯坦学者撰写,他们在编辑《爱因斯坦全集》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。这本权威性和通俗易懂的参考书有一百多个条目,共分为三大篇,涵盖了爱因斯坦的个人生活、科学和公共领域。
2019年是“五四运动”100周年。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,为推动五四运动史研究向前发展,北京大学于2019年6月22—23日主办了“百年回看五四运动”为主题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文学术论坛。本书为论坛论文的集合,以“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”“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思想、文化”“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科学、教育、宗教”“五四时期历史人物与思想研究”“国际视野中的五四运动”“五四运动的历史省思与诠释”为栏目名,共收入50余篇论文
马修·麦康纳出生在一个父母随时会吵架,下一秒又如胶似漆的奇葩家庭。
从公元前15000年前古代先民进入美洲大陆,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,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不为人知的伟大实验。在此期间,新旧大陆的人类先祖生活在彼此隔绝的时空里,面对着各异的地理、气候、动植物群落,各自发展出截然不同的人性、思想和社会。《大分离》是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·沃森探究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新锐作品。沃森汲取了新近的人类学、考古学、神话学、生物学、伦理学成果,论述了人性在不同环境中所实现的不同潜能,也呈现出新旧大陆人类社会殊途命
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,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。本书采用核心—边缘的框架,依据人口密度、邮政系统层级、金融机构数量等要素,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、核心区外部、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四个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态区,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、数据、图表,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的精英参政模式、精英与政府关系、政治变迁过程。萧邦奇从浙江经验中发现,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政治变迁从核心区内部向外部区域、从
五岳祭祀是中国古代山川崇拜的最高形式,关系整个东亚文化圈内的山川信仰,深入研究五岳祭祀演变,是研究古代山川信仰的重要突破口。本书以“古代五岳祭祀演变考论”为题,通过对秦汉以来历朝五岳祭祀做出通代考察,总结归纳出五岳祭祀史上的主要环节,揭示五岳祭祀变迁的思想动力以及五岳在历朝的政治地理意义。